梅若风抬袖掩面,却渐渐有潮湿浸在他指间。
作者有话要说:
☆、犹忆昔年
“桐书……”
梅若风有些失神地念道,他那平庸的眉目渐渐浮现出一种耀人的光彩。
而那白衣人只是兀自独行,不曾看他一眼。
梅若风笑得缠绵,目光凄厉却又温柔,死死地盯着桐书。
在烈火中坍塌的楼阁似乎也转不了他的目光,在火光中,梅若风的神情,就像是一个死去多年的人,一瞬间活了过来一样。
然而梅若云却惨白了一张脸:“你害我梅家至此,还想如何!”
闻此言,桐书停步,金色面具下露出的薄唇轻轻一勾,一个讥诮的弧度。
看得梅若云遍体生寒。
梅若风却仍是看着他,眉眼间尽是缱绻温柔,笑得流光溢彩。
“不过是将当年仇怨一一清算罢了,梅庄主何必惊慌?”桐书,也正是江湖上传说的紫杀,淡然道。梅若云闻言,咬牙暗恨。
梅若风却没有看自家兄长种种怨毒愤懑,他只是,安静地看着桐书,眉眼倏忽沉静下来:“我等你,太久了。”
桐书的面庞被金色面具遮去,只看见唇边笑意霎时转凉,犹如寒雪。
他走到梅若风面前,冷笑道:“我也等你,很久了,梅若风。”
梅若风抬袖浅笑,灰败苍白的面孔,长年放纵而亏败的身体,让他看上去就像是随意可碾死的蝼蚁。
此刻烈火将焚身,要杀自己的人就在眼前,可二人却都不由自主想起当年,烟光水暖的江南。
十三年前。
西子湖上,风凉日暖,晴光初好。
那时的梅若风,不过是二十多岁的青年。
说起梅家大爷,谁都知其眉目清俊,冰冷如雪,孤高似云中白鹤,叱咤江湖,正是年少扬名,纵横江湖。
而梅家二爷,却是一张让人过目即忘的脸,鲜衣怒马,轻狂多情,那时梅若云在江湖上正是江湖新贵,受人瞩目,对这初入江湖的梅二爷,自然没多少人关注。
况且,梅若风喜爱浓词艳句,常有轻浮之语,自然也没大哥那般孤高之气。
酒囊饭袋,大概就是他这种人吧。
没什么惊世的相貌,也没有绝高的武功,只有一些艳丽的句子,写得还算贴切人意。
他也没想扬名立万,做人上之人,本就是过一日看一日,得过且过的性子,哪里来的怨愤不满,又哪里会心比天高?
那一日也不过是兴味高,一时兴起,游湖踏青。
但见晴空下三十里碧水,潋滟春华。
梅若风笑得得意,这样的好日子,哪里找去?这般想着,春风拂面,景色宜人,只缺一位佳人,便可入画。
“二爷,你看那边!”身边的仆人忽然指着对面一艘画舫。
梅若风抬眼看去,原来是一个白衣人立在画肪上,面上覆着金色面具,一身惊世风华,叫人心折。于是有些移不开眼,恰好那人也望见了他,颔首以示,方转身而去。
青天迢迢一碧水。
梅若风也不知怎地,也不怕唐突佳人,就朗声问道:“公子这般风姿,实在令在下敬慕,不知能否结交一二?”
那人有些讶异,许久之后,面具后才传来一声:“桐书。”
于是梅若风更得意地笑了。
后来也是不要了脸面,梅若风想尽一切办法接近桐书,每一日在街头所谓的“偶遇”,桐书想要的东西便忙不迭地替他买好,提笔为他书就一纸华彩,更是死缠烂打,百般纠缠。
当时人人皆说他疯。父母在堂,痛心疾首,身边仆人私下议论,更有好事者,在酒楼茶肆间鄙夷不已。
似乎只有兄长,没有强烈地反对。
但他梅二就是疯了。
他这人的确没什么优点,但“痴”之一字,梅二爷却默认是世上第一。
说起来又是一桩轶事了。
这梅二爷虽说多情,却并非风流。
当年他和梅若云七八岁时一同在学堂,念书后归家,被问及最喜欢哪一句诗。梅若云沉吟半晌,方才一副少年老成模样脆生生说: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
此番高洁修身之语,少年吟来,颇有几分隐士风度。
而梅若风却笑得脸上红扑扑的,七八岁的孩童,说出了个句子:“但凡妖娆能举动,娶回长乐侍君王。”这般轻浮的艳丽句子,叫家中婢女听了好不脸红。
后来梅二爷长到十八岁,喜欢上了城南一个卖糕饼家的女儿。
也就日日都要往城南走一趟,不管家中糕饼成堆,都要含笑温情脉脉去光顾她家生意。
有时候还捎上一两首不正经的诗,没少被那些秀才说伤了风雅。
但是他喜欢,喜欢用笔墨写下那些香词丽句,也喜欢那个女孩羞红一张俏面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