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?”
“宝爹呢?”
洵林犹豫了一下,“稍稍一下吧,抱一会你就下来。”
“嗯。”钰君重重地点了下小头颅。
“过两年,你是大姑娘了,就是小叔也不能让他抱,知道了?”宣仲安在旁淡淡道。
钰君躲进了小叔的怀里。
洵林抱着她朝兄长讪笑,“这不君君还没大吗?”
宣仲安瞥他一眼,“你自个儿也注意着点自己的婚姻大事,别什么事都等着你嫂子操持。”
洵林顿时苦下了脸。
望康小公子这厢正从外头大摇大摆进来,一看他小叔苦着脸,就知道他又在父亲手下吃败仗了,小长公子恨铁不成钢看了他小叔一眼,就为小叔操刀向前了:“爹,你别大过年的都埋汰我小叔,我小叔好好的一个少年才俊,看看都被你埋汰成什么样了?”
“宣望康啊……”宣相开口了。
“怎么地?”
“大过年的,你别以为我不会揍你啊?”
望康理直气壮,“你当然不会揍我了,要不这年过来有何用?”
过年当然不能打儿子了。
宣仲安一听,顿时就朝妻子看去,痛心疾首道:“你看看,你儿子!”
也是他从一开始就没大没小,才养出了一个跟他一模一样的儿子来,许双婉自己吧,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,随他们去了,这厢她也跟以往一样,笑看了他们一眼,就朝虞娘她们颔首:“好了,府里就交给你们了。”
“是。”
许双婉又朝洵林那边的姜娘望去,“姜娘。”
姜娘本来在笑着看着主子们说话,这时忙带了身边的娘子丫鬟过去了,“是,少夫人。”
许双婉这头把洵林那边的事过问好交待完毕,一过去男人们那边,他们也就知道要动身了,皆停了斗嘴看向她。
“好了,都披上大麾,夫君,你抱着君儿,我给她戴一下耳帽。”
宣仲安把坐在哥哥身上的女儿抱了过来。
一家人用了一会穿戴好,那头下人也飞快来报,说老侯爷已经往外出去了,许双婉怕公爹等候,便道:“咱们快走几步罢。”
“嗯。”宣仲安抱了女儿出门,沁园门边紧接着起了鞭炮声。
大年过年,主子出门和贵客来临,都是要响两声炮竹声的,宣钰君躲在父亲怀里往鞭炮声望去,途中看到了母亲笑着朝她望来的眼,她便看着母亲咯咯地笑了起来。
她母亲因她的笑莞尔不已,温柔的妇人笑靥如花,如春风拂脸一般怡人。
许多年后,宣钰君再想起此景,每次回想,每一次都忍不住肝肠寸断——那是一个在这世上最爱她的人,她以为一纵即逝的片刻,在失去母亲后,每一幕都成了永恒。
**
初六这天招待侯府一家人,是宝络前年开始定的,定了两年,这都成了宫里不成文的规矩了,今年这一年内务府没先问,就把这一天先挪了出来。
宫里在年前就做好了准备,遂侯府的人一到,从一到门口就进宫,到进太极殿,花的时辰比去年还要短。
比之去年,今年宫里的很多规矩在侯府面前又略去了一些,不再繁杂。
今年过年下了雪,一进太极殿,宣仲安和父亲带着家人给帝后请完安,就跟宝络道:“今年京城这雪下得有点大,钦天监那边给您送话了没有?”
“没。”
“也不知道西北和东北那边如何了。”
“那叫监正过来一趟?”
“问问罢。”宣仲安看了看洵林,“让洵林去请罢。”
给洵林解大麾的宫人便退到了一步,洵林也忙朝宝络皇看去。
“嫂子?”宝络朝正跟皇后说话的宣家嫂子看去,“宣相大人又使唤洵林做事了。”
许双婉望过来,“是何事?”
“叫个人进宫问点事,跑腿的活。”宝络兴致勃勃给人上眼药,“外面怪冷的。”
许双婉知道他没事就要他那义兄添点堵,便朝洵林看去。
一边是圣上,一边是亲兄长,哪个都不好得罪,洵林朝着嫂子笑而不语。
许双婉见洵林没什么不悦,就笑着道:“你哥哥又折腾你了,你就去罢。”
“你也不说说他?”宝络不满了。
皇后看着唯恐天下不知的皇帝,笑瞥了他一眼。
宝络叹了口气,“算了,朕不说了。”
洵林要去请人,望康也悄悄地跟着他去了,宣仲安也当作没看到,随他们一道出了门。
望康心野得很,与其拘着他,还不如让他跟着他们到处多跑,有他们看着还好点。
这厢宝络抱着他的小太子,带了老侯爷和义兄去了正殿,钰君这个郡公主一手一个牵了皇后的两个公主,去看她从家里给小姐妹们带来的布偶去了。
皇后看宫人紧跟着她们,又叫了身边的女官过去,跟许双婉道:“有谢才人看着,嫂子就放心罢,坐。”
钰君身边跟着采荷,许双婉也放心,便在皇后身边坐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