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[七五]大宋小吏_第201章

拉棉花糖的兔子Ctrl+D 收藏本站

  如此这般,的确有助于整个开封府的更加团结,以及激励大家多去为民做事,与民同乐。

  并且,整个内容都是很正面的,也不敏感的,不会谈及更高层的国事,也不会刻意报道包拯的动态,搞得好像他在沽名钓誉,完全是为了整个开封府。

  “是个好想法,官家那边多半也没问题。只是此报乃开封府之府报,枢密院必然无法编撰,却会审稿,必然得选出一位有能力的总编者……”包拯说着说着,发现云雁回正气鼓鼓地瞪着自己。

  包拯有点尴尬,“啊,你要亲自来编吗?”

  云雁回咬牙切齿地道:“您这不是,废话,吗?”

  

第132章 不好意思,方才吹了个牛

  为开封府报一事, 包拯下一次进宫时,就把云雁回带上了。

  进去的时候,恰好官家在同数位大臣谈事,包拯就叫云雁回在外面带着,自己进去。一看, 里面不但有首相王芑, 以及几位老臣, 居然还有云雁回的舅舅郑苠郑知院。

  包拯和大家颔首打招呼,然后待他们事毕后,将开封府想办府报的事说了一下。此事条理较多,所以他没有选择上书, 而是亲自来讲。

  恰好枢密院的人也在,竖着耳朵一听,立刻表达了一下不赞同。

  包拯觉得很奇怪,你们办你们的邸报, 我搞我的府报, 到时拿给你审没有违法违例的地方就行了吧, 犯得着反对吗?

  枢密院的人表示,尼玛,你也知道要拿给我们审啊,本来我们就够忙了,这不是在加重我们的工作量吗?

  包拯一想,好吧,那既然如此,不如给进奏院审?

  按前朝的管理,其实邸报本来就是进奏院编审的,是本朝太宗时才改了制,进奏院只管发抄了。

  枢密院的一听就知道包拯在怼他们,更是直摇头了。

  包拯嘴一撇,就差没说出来那句占着茅坑不拉屎了。

  仁宗撑着下巴,“唉,包卿这个主意是好的,只是枢密院的确……”

  包拯冷不丁道:“不是微臣的主意,这其实是——郑知院,的外甥的主意。”

  其他人都吓一跳,还以为他要说是郑苠的主意,连郑苠自己也从看戏状态转为惊愕,听到后面才知道是大喘气。大家不禁狐疑地看向郑苠,郑苠的外甥?这和郑家有什么关系啊?

  连仁宗也想了好一会儿,然后想起来,云雁回那厮不就是郑苠的外甥么。这个云雁回,也太小心眼了吧,才被他说过没文化,回去就憋着要弄个邸报出来。主意是好的,质量能行吗?

  郑苠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,顿时无语。

  包拯,这是在现场拉人站队啊。

  不过郑苠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,其实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,于是当即说道,“这孩子不学无术,但是还算尽忠职守,能够有心为开封府做些事。”

  把郑苠拉下水,成了一个开始,在双方拉扯下,其他人也纷纷湿了裤脚,不得不参战。

  仁宗默默看了半天,等他们吵累了,才淡淡道:“好了,依我看,此事是个好事,便允了开封府办。既然枢密院无暇,那就请位老翰林代劳吧。”

  仁宗点的这位老翰林姓胡,当年以翰林学士知枢密院,年老后便潜心在翰林院做学问,带学生了,乃是两朝元老。如此一来,即便云雁回主编的邸报质量不行,老翰林也能看着点。

  仁宗自问,他对云雁回这小子够好了吧?

  而有了这么两重背景,便是枢密院的,也说不出什么来了。官家特批,但是批的人够资格,够身份啊,没得挑刺的地方。

  仁宗当即就把胡翰林传了来,要和他讲一讲这个审稿的事情,人家是老臣,还是要问一下意见的。如果不愿意,他也不能强逼。

  这时,枢密院那位又厚脸皮地表示,还没见过郑知院的外甥呢,叫来看看?

  大家都是当官的,吵完立刻就能笑谈了。

  郑苠笑了两下,“我也是许久没见到他了呢。”

  因为郑凌的关系,很多人都以为他们两家已经和好——不过实际上,也的确缓和了很多。

  既然如此,就宣云雁回进来吧。

  待到云雁回进来后,大家才发现,郑苠的外甥如此年轻。

  “唔,好像没在朝中见过,现在何处为官,什么官职啊?”枢密院的问道。

  云雁回给长辈们行了礼,老老实实回答:“临时工来的……”

  包拯在旁边顺口补上了临时工的意思,“就是我招来的,无品无级之小吏,也没有参加过科举。”

  众人:“……”

  什么情况,郑苠家的小辈是要逆天啊,又是进翰林图画院的,又是去开封府做小吏的。

  仁宗微微笑:还没有让大家知道,不但没参加过科举,其实连书也不曾读呢。不过,人就是想办报纸,怎么了?

  关心了小辈没一会儿,胡翰林也来了,白胡子一把,来了就被赐座。

  仁宗便给胡翰林说了一下此事。

  然而胡翰林觉得,本老头的时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,这么区区一个邸报,也要浪费我每周半个时辰?不太好吧?

  仁宗极力促成此事,因为胡翰林极欣赏包拯,于是他说了一下这是包拯力求的,还有前段时间您老人家也很关心的安肃军走私大案,也是提出主意的这位云同学出了大力的。

  其他人倒是一起“咦”了一声,因为点的是赵允初,所以没有仔细了解过案情的人,多半以为全是赵允初的功劳。郑苠倒是打听过所以知道,但是他没在外传播过啊。

  “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。”

  “外甥肖舅,外甥肖舅啊……”

  郑苠听了后面那句,脸上浮起了一些笑容。真是可惜了,这是他的外甥,若是嫡系子弟,该有多好。郑苠还幻想了一下,自己有这么个亲儿子或孙子,会怎么怎么教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