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去她本人的一手好厨艺,和有个在县学里功课不错的弟弟这两个原因外,最大的原因是八字合,当时批出多子多福这四个字时,韩大福和蔡婆子就拍板决定了这门婚事。
再加上杨大妞进门后,连续地给他们生了三个大孙子,老两口哪里还有不满意的,只是没想到时隔五年后,儿媳妇又给他们添了一个大孙子,两人做梦有时候都会笑醒。
对于韩大鹏起的名字,他们也挺满意的,在他们想来,多久了,他们韩家的孩子起名都没有排到过二,现在已经到四了,他们就是死了,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了。
比起洗三只有自家亲人,韩四鲲的满月酒就热闹得多,除了亲戚之外,县衙的捕快全都来了,年纪不轻的师爷,甚至县令都让人备了一份礼,更别说是韩大鹏在外所交的朋友,街坊四邻。
在韩家的大院子里摆了二十来桌,很是热闹。
杨春花看着大姑父在客人中来回游走,笑容灿烂,说话干脆利索,再加上他会来事的性子,能吃得这么开倒是不觉得意外。
而这场满月酒之后,她的家人念念叨叨了好几天,亲爹说大姐夫有出息,满月酒是办得一次比一次热闹。
爷爷和奶奶为他们当初的眼光得意了好几天。
就是傻哥哥,那天之后,心情都好了许久,有时候还会跟着她哼着完全不在调上的曲子。
杨春花不知道,杨春树是真心为大姑姑和大姑父高兴的,还有另一个原因,大姑父一家越是幸福,他就越有信心改变前世的艰难生活。
高兴过后,日子还要继续,种田的种田,读书的读书,玩耍的小孩子接着玩耍,时光匆匆,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。
“小花妹妹,你说今年爷爷他们会把压岁钱全部给我们吗?”从她的鸡下蛋以后,一天一个鸡蛋的日子,让她很是喜欢。
其他几个孩子也看着杨春花,特别是去年没有参与这事的小春榜和小春旭,亮晶晶的眼里全是期待。
只可惜他们又一次得到小花妹妹(姐姐)鄙视嫌弃的目光。
“春梅姐姐,压岁钱才多少,你们怎么还惦记着呢。”
众孩子心里疑惑,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?
“姑姑去县城把我们吃不了的鸡蛋换成的铜板,你们都没乱用吧?”
“没有。”小花妹妹(姐姐)说要存好的,娘问他们要,他们都没有给。
“乖孩子。”两岁半的杨春花学着杨大栓的模样,摸了摸小春榜的脑袋,“现在你们一人拿出你们一半的铜钱。”
“恩,”几个孩子都没有多问,他们相信小花妹妹(姐姐)。
从七月份开始,家里每个人都开始一天吃一个,十天后,杨大栓觉得这样太奢侈,便决定小孩子一天吃一个,大人两天吃一个。
当然,由于几个孩子坚持将杨宝珠划到他们那一伙,所以,杨宝珠依旧是一天一个鸡蛋,每次看到孔光辉来杨家时,都会有孩子跟他说:“未来小姑夫,今天我们有给小姑吃鸡蛋。”
倒是让这几个孩子的亲娘们心里有些发酸。
即使是十一月份的时候,因为天冷的原因,母鸡下蛋没有那么频繁,存下的鸡蛋也不少,一个鸡蛋一个铜板,他们八个孩子,几个月下来,一人手里都有一百出头的铜板。
这对于杨家村的孩子来说,绝对是一笔巨款。
“妹妹,我们要做什么。”
杨春树数出一百个铜板,用灰色的布袋子装着,回头问着杨春花。
“到时候你就知道了。”
又是这样,杨春树已经习惯了。
“拿来了吗?”几个娃娃在固定的枣树下集合,杨春花问道。
其他人点头。
然后,杨春花将她的计划说了一遍,“你们觉得呢?”
其他的娃点头,实际上只有大点的春梅和春林明白了一点点。
“那我们去找小叔吧,”杨春花开口说道。
在书房里看书的杨天佑,听见敲门声,笑了。
整个家里,会敲门的就是他还有他的侄儿侄女,因为他的故事里讲过,学堂里的二叔也说过,没几次,这几个娃就记住了。
“进来吧。”
果然,书房门被推开后,八哥小娃娃走了进来,“小叔。”
杨天佑放下书,看着这几个鬼精灵似的孩子,笑得一脸的灿烂和讨好,“说吧,什么事?”
杨春梅和杨春林将八个孩子合在一起的四百个铜板装在两个袋子里,放到书桌上。
“这是要做什么?”打开看见里面全是铜板,杨天佑可不会自作多情的认为这是几个孩子给他的,要知道,吃这几个孩子的鸡蛋没问题,要是打他们铜板的主意,他们就绝不会同意的,他的那四个嫂嫂已经碰壁无数刺了。
“小叔,我们想请你帮我们写些春联。”杨春林开口说道。
“家里的春联不用你们担心,我会写好的。”
杨天佑想着,这些侄儿侄女操心的事情还不少,只是说完后,看着两袋子铜钱,又觉得事情应该不是他想的那样。
果然,“不是的,我们的意思是,我们出钱买红纸,然后请小叔帮忙写,等赶集的时候,拿到县城里去卖。”杨春梅准确地表达着他们的意思。
杨天佑看着他的侄儿侄女,有些吃惊,原本他们能坚持把小鸡仔养大,一直到现在,即使外面已经没有鸡食,他们也会用他们存下的铜板来换细糠喂鸡,一天都没有忘记过。
这样的事情,他还可以认为他们家的孩子比其他的懂事,但这又想出卖春联的主意,他们家教孩子的方式也没怎么改变啊,难不成这些娃娃真的可以和那些大富人家的孩子比。
“小叔。”几个孩子可不管杨天佑脑子里的想法,“我们会给你三成报酬的。”
看着侄儿侄女认真的小模样,他笑了,还知道利诱了,“你们知道三成是多少吗?”
“知道,赚十个铜板,就给小叔三个。”杨春桃点头。
“要是卖不出去,这铜板可就没有了。”杨天佑笑着说道。
“没有再挣呗。”